The Making of Our Podcast


《下沉消费指南》podcast 今日上线。

这是一档以自我为中心的 podcast。我们试图在消费主义和技术崇拜的浪潮中,找到独立的表达。 《下沉消费指南》由小胡、Mivan、Kevin Gu 与随机出现的嘉宾们带来。



Inspiration

年初在黄楼 Jazz Club,我和 Mivan 说,想要做一个无主题、结构松散、嘉宾流动性大的播客。虽然无主题,但大概就是数字生活和生活方式这些泛泛的话题。同时我提出不要大纲,只是有一个粗略的预设话题。「即兴」,我开始哔哔,「即兴就是,你看台上这些乐手,如果他们开始即兴也不会是胡来,而是有一个确定的走向,在这个框架里自由发挥。而我最爽的就是看他们即兴。」

喝完各自回家。其实若干年前,我亦想制作播客,一是童年时看郑渊洁写,他一上车就会按下卡带录制键,录下和儿子在车上的聊天内容,整理成册并最终付梓。二是二〇一三年,我在知乎上见到一个叫 Lawrence Li 的人提及他制作的 Podcast,这种形式对当时的我来说很新鲜。下载 MP3 文件,导入 iPod,偷偷在宿舍里听完后,非常过瘾。加上我又是一个热爱哔哔的人,算是种下了种子。节后我们齐聚杭州,重新提起,已是三月十七。彼时确定了要尽快讨论第一期的选题,时光飞逝,容易一拖又是一年。


The Making

昨夜,我们相聚。在选题前,达成了一些技术层面与意识上的共识:

  • 参照《IPN 录音指南》中列出的一些建议与经验,确定录音的方式(iPhone + Multi-Ender 录音法)与后制方法(GarageBand 完成)。
  • 无需拘泥于技术层面的细节,观众最终听的是 show 的内容。
  • 节目的气质与调性需要持续的创作去传达和保持。
  • 不应让节目成为一种 self-branding 的工具,也不因为 podcaster 的身份加持就与人不同。
  • 不刻意迎合听众。
  • 尊重 Podcast 形式本身的气质,保持较低的干货比例。

  • 尽管可以相对随意,音频听感与谈话内容的质量仍需要尽力保障。

  • 保留所有音频文件与工程文件的源文件,以备不时之需。

第一期选题为什么会是手机相关,是因为席间小胡提到他和同事先前的讨论。我觉得无比的恶俗,非常影响装逼,立刻输在起跑线。而这属于那种随时坐下来都能开始唠的 EASY 模式话题,立刻能聊 = 有今晚就把所有一切都搞定的可能性,show some 中国速度。有了选题,这件事情终于开始慢慢向前推进。但很快就意识到,除了选题,还需要 logo 与一段主旋律。

当即打开 GarageBand,拖入几段 loop,听感都不佳。反复比较,最终选择两层 bass + 两层鼓 + 一段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时声音的采样。只能说我的音乐制作水平大概也就是这样了。然而这个小要素的完成极大的鼓舞了我们,真的就马上打开 QuickTime 准备正式的录音。

恰巧 MacBook Air(M1, 2020) 引入了三麦克风的设计,录音质量初听尚可,所以即便主创们凑在小胡寒冷而声学环境不堪入目的屋子里,也立刻开始了录制。我以为这样的题目聊超过二十分钟都不太可能,但我们真的话痨般废话了一个多小时。只按下过一次录制键,就获得了我想要的那种自然的日常聊天感,会不会太幸运了!

毫无准备地输出完整观点还是挺有挑战性的,可我们都觉得尽量保持原貌会更自然。又是 GarageBand,把言语的边角料剪去后,混上刚刚做好的音乐,第一期的文件好像就完成了?这么快的节奏有一种不真实感,可却越发让人激动,原来做 podcast 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。在午夜时分,我们决定立刻完成全部的制作。

Logo 是取的小胡桌上小米台灯的颜色,并进行微调。字体选用阿里(whose 总部就离录制地点五百米远)(which I hate it but 没人和钱过不去)普惠体。文件解析度 800x800,一些平台抓取 RSS 后展示时还是有一些模糊,后续会尽量 remaster 一遍。

平台选用了 Anchor。可以将文件托管于此,获得 RSS 地址进行分发。Apple Podcast 是目前最大的播客数据库,可惜国区会进行额外的审查。所以在确保泛用型播客客户端和全世界(除中国大陆外)的 Apple Podcast 可以访问后,为了国内的听众,我们另使用小宇宙的账号绑定了 Anchor 导出的 RSS 地址。

上架小宇宙,优点是不乐于尝试泛用型客户端的国内听众亦可聆听,且可快速评论反馈,甚至是在评论中插入某一特定时间戳。缺点是小宇宙访问的文件还是托管在 Anchor 的境外服务器上的,易受到网络环境影响。

(I know how to fix this 但实在是一分钱都没有了毕竟这是一个啥都 DIY 的团队)


The Launch

在选题会突然变成第一期的马拉松式制作会后,我们花了七个小时从前期筹划到第一期上线的所有工作。相信大家听完第一期后应该可以明白,这三个果蛆能在苹果的平台上看见自己的作品有多么兴奋。恰逢清明假期,谢谢大家在上线后的第一时间就关注我们的节目和 Twitter。没有设立正式的反馈渠道,这一点亟待改进。但从各种 IM 软件里,我们依然收到了各位对内容本身的讨论与评价。

这些反馈让我非常兴奋,也诚惶诚恐。播客诞生许多年,相当多的人在制作与收听。年末听到朋友评价,他心中大多数播客不过是令人生厌的废话大全。害怕自己与其他参与者的成果也归入此类。占用听众的时间,更多的甚至还是最难得的闲暇时间,如果做了垃圾出来,是一种巨大的罪行。好在初期的反馈还算正面,如释重负,哈哈。

接下来,没有「创造价值」的虚假追求,也没有「打造最好中文播客」的狂妄之词。我、Mivan 和小胡会尽量邀约有趣的嘉宾加入,并尽量保证持续的创作,把《下沉消费指南》做成我们心中理想的 Podcast 模样。


*一个数据是:节目上线的数小时内,我们的 Twitter 和小宇宙的关注数就几倍于播放量(sarcasm, huh?)。